近年来,芜湖市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形成创新链、人才链等“产业森林”。图为芜湖经开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出口埃及开罗的单轨车辆。(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方 好 摄
6月26日,阜淮铁路蒙城县境内建设现场,工程建设者正加紧施工作业。阜淮铁路联通阜阳、亳州、宿州、淮北4市,正线全长142.5公里,是皖北城市群连通长三角地区、衔接陇海经济带的快速客专通道。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近年来,马鞍山市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期,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图为马鞍山经开区蓝黛科技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生产制造项目上,工人们正在生产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产品。(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王文生 本报通讯员 邹春龙 摄
【资料图】
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安徽在收获发展红利的同时,携手沪苏浙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近日,记者走进滁州、马鞍山和芜湖,探工厂企业、访乡村社区,感受营商环境优化的氛围,触摸产业创新崛起的脉动,采撷群众共享发展福利的愿景。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从双方接触到完成签约,仅用一个月;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一年!”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波对该市南谯区务实高效的作风赞不绝口。
走进华瑞微,满墙的授权专利证书彰显着企业强大的科研实力。这家从南京浦口高新区孵化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功能器件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今拥有知识产权、发明专利53项,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作为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落地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滁州市第一座晶圆厂,华瑞微于2020年8月签约,当年10月底开工建设,2021年年底正式投产,见证着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达产后,年销售额即达10亿元。”刘海波满怀信心地说,“经过几年发展,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对标沪苏浙,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我省着力补短板、稳强项、挖潜能、优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在皖落地速度,一家家企业在皖发展如鱼得水。
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州,致力于研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为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增产扩能,2020年到马鞍山经开区考察。“经开区对我们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解答,并多次到公司沟通,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蜂巢能源总经理温海源介绍,项目落户后,马鞍山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马鞍山经开区组建专班服务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排忧解难,从一期项目签约到量产下线仅用时8个月,刷新了蜂巢项目建设速度的纪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马鞍山经开区推动“标准地”2.0版改革全覆盖,优质工业项目“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平均建设周期缩短近6个月。马鞍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标准,实行‘一对一’‘一站式’‘高流程’高效服务,行政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一网通办率100%。”
公共政策“应上尽上”,惠企政策“在线直达”。作为我省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唯一试点市,芜湖市于2021年9月上线运行“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公共政策统一公布,兑现渠道统一明确,问题反映统一受理,实现“受理、办理、反馈、监督”闭环运行。目前,平台已上线公共政策1027项,累计兑付政策资金26亿余元。
招引优质资源,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高速车轮、大功率机车车轮等高端产品批量出口德国、法国、韩国;高速重载列车用车轴钢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专用低温钢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热轧H型钢产品确立国际品牌地位......走进马钢研发中心科技展厅,一款款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创新产品见证着马钢人攀登科技高峰的铿锵步伐。
作为拥有光辉历史的明星企业,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于2019年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全力打造花园式滨江生态都市钢厂和智慧制造示范基地。位于马钢智园的炼铁智控中心,于202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将铁前的技术集成中心、决策支持中心、生产指挥中心和运行管理中心集中于一体,技术人员通过屏幕,即可实现对铁前10余条生产线的集中操控。马钢制造部副部长王东戈介绍:“等到项目全部建成以后,炼铁智控中心将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产线最多、工序最齐、距离最远的集控中心。”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持续向安徽输送,江淮大地借着长三角的“东风”,一大批新产业新项目拔节生长。
位于芜湖三山经开区的安徽星载网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却液,突破风冷瓶颈,能够大幅降低IT设备能耗。星载智算科技基于前沿液冷技术,系统定制适配机柜,超高密度架设服务器,自主开发了领先的云平台,将新型浸没液冷数据中心和高密度算力的壁垒打通,实现了软硬件全案服务“一体化”。
如今,星载智算科技液冷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投资5亿元,已完成样板间设备安装,并可提供算力。星载智算科技副总经理刘晶晶说:“液冷大数据中心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赋能各个领域,届时将会与各政企、高校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滁州市来安县东南部的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2019年,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签定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不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基础产业。南京钢铁集团投资建设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热轧及爆炸金属复合板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桥梁、石油石化、造船、建筑等行业。2022年,公司产值达2.99亿元,预计二期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
“我们成立以曾周燏博士为带头人的特种复合技术创新工作室,邀请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教授作为指导专家,致力于高端复合板材的研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为把金元素打造成全球金属复合材料的引领者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元素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0%,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实现互利共赢,合作领域拓展版图
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交界,自古两个丹阳同属一地,后来分属安徽和江苏管辖,两地派出所都叫“丹阳派出所”。2016年,为解决两省交界处的治安难点,两地丹阳派出所共同成立“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2019年,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宁博一体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提档升级,横溪街道在丹阳社区购买一幢楼房作为警务室新址,两地派出所各派一名分管副所长共同负责警务室工作,社区民警、警辅、文员合署办公。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目前,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共4类12项业务进驻“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大大便利了省际毗邻地区群众。警务室警官俞泓说:“过去,苏皖群众办理户口迁移需要两地公安机关先后分别审批审核,现在通过‘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迁入地窗口受理申请后,迁出地可同步预审核相关材料。待迁入地窗口办完准迁证后,迁出地窗口可立即办理迁出手续,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动了安徽群众畅享福利、增收致富,同时沪苏浙积极对接安徽需求,在更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从不担心停电!”走进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经开区的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低碳生活展示区,从液晶电视、电风扇到电动车、冰柜,各种动力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产品令人大开眼界。
利维能总部位于浙江宁波,专注于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及其系统的研发制造,为安克创新、铂陆帝、博力威、小牛电动、新日、爱玛、诺力等行业知名品牌配套供货。2019年安徽利维能一期项目投产,2022年销售收入即超过10亿元。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沪苏浙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利维能落地。”利维能总经理助理马洪越介绍,公司与上海大学张久俊院士专家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前沿科学领域的研发合作。“得益于优越的交通和区位条件,我们除了吸纳滁州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还吸引江苏部分群众前来应聘工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沪苏浙皖各领域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安徽大展拳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安徽成长壮大。”
■ 本报记者 张理想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卓航控股(01865.HK)与中建七局新能(上海)建设订立合作框架协议2023-06-29
-
陈杰会见法国外交部全球化总司副总司长、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法方协调人欧阳励文_世界快报2023-06-29
-
每日热门:宏观对称元素2023-06-29
-
教育部面向多个省份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 观察2023-06-29
X 关闭
X 关闭
- 周
- 日